如今,我国从事苹果树栽培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大部分为个体商贩,大规模的果园由于管理成本高,且收益小,因此数量较少。欧美国家关于苹果树的栽培,拥有较为发达的技术,栽培植株占地少,存活率高,且成果质量好,而亚洲目前只有日本、韩国开始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虽然我国无病毒幼苗科技已能够保证幼苗质量安全,但现阶段在国内甚少有人使用,加之个体果农较为分散,很难做到集中管理,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幼苗栽培的基础知识,改变果农的生产经营方式,学会用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幼苗的栽培,选取能够适应环境、地势特征的幼苗,并懂得分辨苗木病症,确保在嫁接时防止将病原传染给整棵树木。淘汰老旧的经营观念,促进果园的更新换代。
苹果苗植株生长势较强,叶较小,始花11节左右,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长粗牛角形,果皮绿色,果肉厚,果硬,单果重70克左右,味道*特,果表极光滑,顺直无皱,果形整齐,较耐运输。耐低温、耐湿性强,抗病毒病、疮痂病,适应性广,每667米2产量5000千克左右,产量高而稳定。适合早熟丰产栽培及秋延后露地栽培及反季节栽培。
脆丰较早熟,植株生长势中,叶片较小,叶色中等,较易挂果且挂果早,早春低温下不会形成僵果。果长灯笼形,平均单果60克。红色之爱果浅红色,果面皱,肉质较脆,品质较佳,商品性较好。辣味中等,前期果实和产量表现**。抗病中等,耐肥水,适应性强。红日L3中熟,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小且叶色深绿,始花节位11节左右。连续挂果性强,椒条顺直,果实颜色深绿,单果重15克,肉厚无腔,不裂果,辣味适中,红果颜色鲜红,顺直光滑,采收期长,储藏时间长,果不软,商品性好。适应性较强,耐湿耐热,高抗病毒病及青枯病。
叶芽。苹果苗叶芽是带叶新梢的雏形。在芽内其节间较短,*的芽轴为雏梢。雏梢的*为生长锥,生长锥基部四周的诸多突起为叶原基、幼叶与腋芽墓。外圈有幼片.绪片保护芽越冬.叶芽没有花芽那么肥大饱满,红色之爱芽幼包也不如花芽那么吸.叶芽的一些特性如下。
1.选择适宜土壤栽培
⑴选高岸田和田,不选大水田和垅田这些地下水位高的田;
⑵选平坦肥沃有灌溉条件的旱土,不选坡度大,土层浅无水源的土。
⑶选沙泥田不选死夹泥死黄泥田。同时,为了提高受粉率提高产量种植面积不能过小,较好连片种植,较小面积不能少于0.3亩。
2.种植密度和基肥
对于反季节苹果的较大特点是树形小,单株产量低,主要是以单位面积栽植的株数多夺取高产。要求行距2-2.5米,株距1.8-2米,每亩以栽150-160株左右。
要对田块规划,拉线定距,以深宽各70-80厘开穴,施好土杂肥优质农家肥,每穴2-3担,土肥混合沤制在栽**个月施下。
在挖穴整地时必须在园地开好围沟和厢沟,深度80厘米以上。
3.讲究栽植质量
栽植季节一般在11月份落叶后即可开始到次年2月中旬止,越早越好。
栽前应对苗木进行消毒。严格掌握密度,有需授粉树的要按比例间种,以利授粉。
栽正栽直栽稳,防止过深。从栽植到开春发芽前做好树苗的安全越冬,培土保湿、防周围低洼渍水,防冰冻,防干旱。
苹果苗的芽是枝、叶、花等器官的原始体。它与种子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在满足铁殖的条件下,苹果苗红肉苹果同样可以形成新的位株。芽可以说是压编的花和技叶.果树以芽的形式度过休眠,而以新梢或花果的形式出现在生长季节.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红色之爱苹果苗的发展。
修剪的技术
对于已经有两年生的苹果苗来说,要想促进它的生长就要学会修剪的技术,可以通过刻芽的方式让其萌发主侧枝条,这是十分的有必要的。尤其是新定植的苹,**年首要的任务就是尽量的让其多萌发新枝条,这样才可以促使它的枝繁叶茂,所谓的根深才能蒂固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苹果苗来说在落叶后进行移植是因为此时它的根系并不在旺盛的生长期内因此可以放心的进行移植;其次此时移植,已经经历了冬季漫长的适应期,春季发芽时树苗已经逐渐的适应了当下的新环境,并且还会萌发少量的新根。据了解除了在北方一些比较寒冷的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秋季移植是较靠谱的,也是较合理的。
冰底冷床地面挖坑,坑底放冰块,先将插条倒盆于冰底冷床内,用木屑埋好,喷水保湿。使其插穗极性*处干5℃以下,抑制发芽;插条的极性下端向上,在上面铺地膜,利用日光照射,膜下高温促进生根。一般经过20多天的处理即可发根。
电热温床温床电热丝和电褥子等,在小育苗时也是常用的催根温床。苹果苗新品种的根系生长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