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苗怎样种植

2020-09-09 浏览次数:166


山楂苗怎样种植?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山楂品种繁多, 鲜食和加工果均在市场上销售看好.山楂在山地、平原、丘陵、沙荒地、酸性或碱性土壤, 均可栽培.针对近年来山楂生产存在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 现总结出山楂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 土肥水管理 1.1 土壤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是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 进行深翻熟化, 可以改良土壤,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促进树体生长. 1.2 施肥 施基肥, 未果后及时施基肥, 以补充树体营养, 基肥以**肥为主, 每亩开沟施**肥3000——4000千克, 加施尿素20千克, 过磷酸钙50千克, 草木灰500千克.追肥, 一般1年追3次肥, 在3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 每株追施尿素0.50——1千克, 以补充树体生长所需的营养, 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础.谢花后每株施尿素0.50千克, 以提高坐果率.7月末花芽分化前每株施尿素0.50千克, 过磷酸钙1.50千克, 草木灰5千克, 以促进果实生长, 提高果实品质. 1.3 浇水 一般1年浇4次水, 春季有灌水条件的在追肥后浇1次水, 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花后结合追肥浇水, 以提高坐果率.在麦收后浇1次水, 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浇封冻水, 冬季及时浇封冻水, 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2 整形修剪 2.1 冬季修剪 2.1.1 防止内瞠光秃, 由於山楂树外围易分枝, 常使外围都闭, 内膛小枝生长弱, 枯死枝逐年增多, 各级大枝的中下部逐渐裸秃.防止内膛光秃的措施应采用疏、缩、截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 疏去轮生骨干枝和外围密生大枝及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 缩剪衰弱的主侧枝, 选留适当部位的芽进行小更新, 培养健壮枝组.对弱枝重截复壮和在光秃部位芽上刻伤增枝的方法进行改造. 2.1.2 少短截 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 凡生长充实的新梢, 其**芽及其以下的1——4芽, 均可分化为花芽, 所以在山楂修剪中应少用短截的方法, 以保护花芽. 2.1.3 复势 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 多年连续结果, 导致枝条下垂, 生长势逐渐减弱, 骨干枝出现焦梢, 产量下降.要及时进行枝条更新, 以恢复树势.对於多年连续结果的枝或其他冗长枝、下垂枝、焦梢枝、多年生徒长枝, 回缩到后部强壮的分杈处, 并利用背上枝带头, 以增强生长势, 促进产量的提高. 2.2 夏季修剪 2.2.1 疏枝 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 一般枝条*的2——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枝, 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枝条, 使树冠郁闭, 通风透光不良, 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对花序下部侧芽萌发的枝一律去除, 克服各级大枝的中下部裸秃, 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2.2.2 拉枝 夏季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后, 将枝拉平, 缓势促进成花, 增加产量. 2.2.3 摘心 5月上中旬、当树冠内心膛枝长到30——40厘米时, 留20——30厘米摘心, 促进花芽形成, 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 2.2.4 环剥 一般在辅养枝上进行, 环剥宽度为被剥枝条粗度的1/10. 3 病虫害防治山楂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桃蛀螟, 病害有轮纹病、白粉病. 3.1 防治红蜘蛛和桃蛀螟 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 喷布2500倍灭扫利. 3.2 防治桃小食心虫 在6月中旬树盘喷100——150倍对硫磷乳油, 杀死越冬代食心虫幼虫, 7月初和8月上中旬, 树上喷布1500倍对硫磷乳油, 消灭食心虫的卵及初入果的幼虫. 3.3 防治轮纹病 在谢花后1周喷80%多菌灵800倍液, 以后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杀菌剂. 3.4 对白粉病发病较重的山楂园 在发芽前喷1次5瘦石硫合剂, 花蕾期、6月份各喷1次6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或50%可湿性托布津.



wmslyszl.cn.b2b168.com/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392060406

联系人:经理

联系电话: 151632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