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纯种嫁接品种桃树苗基地,购正宗优质桃树苗,请选泰安凯瑞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我基地桃树苗品种**,质量过硬,成活率高,桃苗产业基地。
栽植距离根据品种生长势、土壤肥瘠和管理条件而定。一般平地株行距4-5米,山地株行距(3-4)米×(4-5)米。桃枝展速度快,特别在高温多湿地区不宜过分密植,否则前期虽可获得高产,后期树冠交接后产量即锐减。有管理经验的地区,密度可大一些。
植株宜秋植。苗木除用生长健壮、根系良好的一年生苗外,半成苗和当年芽接出圃的火芽苗也均可利用栽植。利用半成苗栽植时,要求接芽饱满,多栽一定比例的太平苗以便必要时补缺,同时需及时扶除砧蘖和及早摘心定干等。管理得当,生长结果不一定比栽植大苗差。
五、整形和修剪
根据桃的生长习性和喜光要求,整形时采用自然开心形或改良杯状形的树形。
自然开心形树形的特点是,主干高30-50厘米,其上错落或邻近培养三大主枝,相距10-12厘米。主枝每年直线外延,开张角40-50度,每主枝上在背斜侧间隔一定距离再培养2-3个副主枝(侧技),开张角60-80度,构成树体骨架。然后在主枝、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结果。主枝,主枝上的副主枝(注意各主枝的开张角要求不同)。这种树形修剪量轻,成形快,结果早;枝头间距较大,主、侧枝可形成两层,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结果,故产量较高。缺点是整形技术要求较高,内膜枝组过多、过密时会影响果实品质。
具体整形时,在苗木50-70厘米高处定干。次春萌芽后,将离地30-50厘米以内的芽抹去,在其上方选留三个主枝。主枝间需保留一定的间距,方位适当,开张角度过小的主枝应在生长期间拉枝调角。冬季主枝留60厘米短截,剪口芽选用外侧饱满芽,保持主枝以一定的角度逐年向外延伸。剪口附近另注意留一外侧芽,前发后培养作为副主枝。为避免与主枝发生竞争,副主枝也可在晚一年形成。每主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
*二年冬季,各主枝的延长枝留50厘米短截,和上年方法相同,养成延长枝和*二副主枝。在主枝、副主枝上则多留小枝组,以增加结果部位和荫蔽主枝起保护作用。*三年以后,也如上年同样处理。一般4-5年树形即可基本形成。后全树保持主枝、副主枝7-9个,各骨干枝枝头间保持80-100厘米的间距。
改良杯状形树形由杯状形改进而来。在整形的头两年仍按杯状形的要求培养主枝,即在主干上方选邻接或邻近的三个新梢培养为主枝,冬剪时主枝留左右两侧的芽发生分枝,构成"三股六杈"。从*三年开始,主枝灵活分枝,可直线顺延,并适当培养外侧副主枝。然后在各级主枝、副主枝上培养枝组结果。树形完成后,全树有骨干枝7-12个。
幼年桃树生长旺盛,修剪上应采用轻剪长放和充分运用夏季修剪技术,以缓和树势,提前结果。夏季修剪包括抹芽、摘心、扭梢和剪梢等工作。位置不当的芽容易发生旺条,应及早抹除。生长前期摘心有利于促发二次枝,形成良好的结果枝,提前结果;旺枝扭梢更能促进花芽的形成。此外,对生长郁闭的幼年树,在6月中下旬及8月停梢期进行疏梢、剪梢,对改善树冠光照,提高有效结果枝比例的作用都很显着,并可减轻冬剪的工作量。因此,夏季修剪是幼年桃树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同时,幼年桃树还应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桃树小枝组的结果年限很短,易衰亡,应以培养中、大型枝组为主。中、大型枝组多在骨干枝两侧的中间部位培养,一般采用先截后放的方法,同方向中、大型枝组需保持40-60厘米的间距,以使光照良好,但其中可以安插小枝组。
进入盛果期后,桃树树冠内膛及下部枝条容易枯死,结果部位外移很快。此期修剪应随结果量的增加而逐年加重,要加强枝组和结果枝的培养及更新,注意维持稳定的树势,必要时还要对骨干枝进行回缩更新。当枝组上的结果枝结果后,如下部抽生健壮结果枝的,可在其上方进行缩剪。如下部或附近结果枝的数量较多,也可将枝组下部的长果枝留2-3芽重短截作为预备枝,以促进更新。所以对全树不同枝组要放缩结合。为稳定产量,南方品种群的盛果期桃树,冬剪时应根据树体生长情况每株稳定地剪留给果枝400-500根,并保持一定比例的长果枝。多余的枝条可剪除或留作预备枝。
山东泰安凯瑞源桃苗种植基地是一家以桃树苗新品种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桃树育苗基地。专注于晚熟新品种.早熟桃树苗,中熟桃树苗品种,品种纯,价格低,成活率高,是您种植桃树苗的理想基地。咨询电话:【周经理】
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建园。盐碱土应**改良,否则易患缺铁性黄叶病。土壤粘重的丘陵坡地应开沟建园,避免土壤下层积水。老园地重茬植桃,常导致树体生长不良,枝干流胶,叶片失绿,新根褐变等,严重时造成成片死树,建园时应予避免。
品种方面要因地制宜。除选用生态适应性强的品种外,还需根据加工、鲜食的不同需要,根据集市远近和交通条件作不同的选择。供罐藏用的品种,宜选黄肉、不溶质、粘核和近核处无红色或少红色的优良品种,具有芳香。供鲜销用的,城市近郊可多选软溶质的品种,早熟品种的比例也可大一些。城市远郊及山区直适当发展较耐贮运的硬肉桃或硬溶质的品种。当果园中栽植不产生花粉或花粉少并缺乏生活力的一些品种时,一定要配植授粉品种。即使是自花能结实的品种,选用几个品种相互配植,也能提高结实率和产量。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还可避免劳力过分集中和延长鲜果的供应时期。
栽植距离根据品种生长势、土壤肥瘠和管理条件而定。一般平地株行距4×5米,山地株行距(3-4)米×(4-5)米。桃枝展速度快,特别在高温多湿地区不宜过分密植,否则前期虽可获得高产,后期树冠交接后产量即锐减。有管理经验的地区,密度可大一些。
植苗宜秋植。苗木除用生长健壮、根系良好的一年生苗外,半成苗和当年芽接出圃的火芽苗也均可利用栽植。利用半成苗栽植时,要求接芽饱满,多栽一定比例的太平苗以便必要时补缺,同时需及时扶除砧蘖和及早摘心定干等。管理得当,生长结果不一定比栽植大苗差。
根据桃的生长习性和喜光要求,整形时采用自然开心形或改良杯状形的树形。
自然开心形树形的特点是,主干高30-50厘米,其上错落或邻近培养三大主枝,相距10-12厘米。主枝每年直线外延,开张角40-50度,每主枝上在背斜侧间隔一定距离再培养2-3个副主枝(侧技),开张角60-80度,构成树体骨架。然后在主枝、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结果。主枝,主枝上的副主枝(注意各主枝的开张角要求不同)。这种树形修剪量轻,成形快,结果早;枝头间距较大,主、侧枝可形成两层,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结果,故产量较高。缺点是整形技术要求较高,内膜枝组过多、过密时会影响果实品质。
具体整形时,在苗木50-70厘米高处定干。次春萌芽后,将离地30-50厘米以内的芽抹去,在其上方选留三个主枝。主枝间需保留一定的间距,方位适当,开张角度过小的主枝应在生长期间拉枝调角。冬季主枝留60厘米短截,剪口芽选用外侧饱满芽,保持主枝以一定的角度逐年向外延伸。剪口附近另注意留一外侧芽,前发后培养作为副主枝。为避免与主枝发生竞争,副主枝也可在晚一年形成。每主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
*二年冬季,各主枝的延长枝留50厘米短截,和上年方法相同,养成延长枝和*二副主枝。在主枝、副主枝上则多留小枝组,以增加结果部位和荫蔽主枝起保护作用。*三年以后,也如上年同样处理。一般4-5年树形即可基本形成。后全树保持主枝、副主枝7-9个,各骨干枝枝头间保持80-100厘米的间距。
改良杯状形树形由杯状形改进而来。在整形的头两年仍按杯状形的要求培养主枝,即在主干上方选邻接或邻近的三个新梢培养为主枝,冬剪时主枝留左右两侧的芽发生分枝,构成"三股六杈"。从*三年开始,主枝灵活分枝,可直线顺延,并适当培养外侧副主枝。然后在各级主枝、副主枝上培养枝组结果。树形完成后,全树有骨干枝7-12个。
幼年桃树生长旺盛,修剪上应采用轻剪长放和充分运用夏季修剪技术,以缓和树势,提前结果。夏季修剪包括抹芽、摘心、扭梢和剪梢等工作。位置不当的芽容易发生旺条,应及早抹除。生长前期摘心有利于促发二次枝,形成良好的结果枝,提前结果;旺枝扭梢更能促进花芽的形成。此外,对生长郁闭的幼年树,在6月中下旬及8月停梢期进行疏梢、剪梢,对改善树冠光照,提高有效结果枝比例的作用都很显着,并可减轻冬剪的工作量。因此,夏季修剪是幼年桃树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同时,幼年桃树还应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桃树小枝组的结果年限很短,易衰亡,应以培养中、大型枝组为主。中、大型枝组多在骨干枝两侧的中间部位培养,一般采用先截后放的方法,同方向中、大型枝组需保持40-60厘米的间距,以使光照良好,但其中可以安插小枝组。
桃的南方品种群常以长果枝结果为主,或长中短几类果枝都能结果。具体修剪时,一般对长果枝留4-7对花芽短截,剪口芽必须有叶芽,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由于只有**芽是叶芽,不能短截,过多的可疏除。中果枝上花芽、叶芽的着生情况介于长果枝和短果枝之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短截。结果枝的更新除留足预备枝外,也可将长果枝适当加重短截,使其既能结果又能同时再抽生新消,形成良好的结果枝,供来年结果。
南方桃树一般在栽植16-17年后即进入衰老期。此时外围延长新梢的生长量不足20-30厘米,长果枝数量锐减,中小枝组大量死亡,内膛秃裸,产量下降。此期除加强对枝组的更新修剪外,可对骨干枝在3-6年生的部位上缩剪,同时积极利用徒长枝培养新的骨干枝或大型枝组,继续结果。当经济效益低下时,需刨除另行建园。
桃根系呼吸作用旺盛,正常生长要求土壤有较高的含氧量。除秋冬落叶前后结合施用基肥进行深翻外,生长期间宜经常中耕松土,保持树盘范围内的土壤通气性良好。遇有滞水、积水现象应及时排除,不使根系受渍。
桃比较耐瘠薄。幼树期需肥量少,施氮过多易引起徒长,延迟结果。进入盛果期后,随产量增加和新梢的生长需肥量渐多。综合各地桃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的比例,大体为10:(3-4):(6-16)。每生产100公斤的桃果,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为0.5公斤,0.2公斤和0.6-0.7公斤。具体施肥量以历年产量变化及树体生长势作为主要依据。